美丽话题

45 岁媒体人术后上镜惊艳:她做的拉皮为何看不出动刀痕迹?

作为深耕医美外科三十余年的从业者,我始终认为:面部抗衰不是对年龄的对抗,而是对生命状态的尊重。当越来越多求美者带着“找回自信”的期待走进诊室,我看到的不仅是对面部年轻化的需求,更是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拉皮手术的技术逻辑与临床思考。

 


微信图片_20250424150554.jpg


一、拉皮手术的核心: 

早期的拉皮手术常被误解为“一刀切”式的皮肤切除,这是对技术的片面认知。现代面部提升术的关键,在于对SMAS筋膜层(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)的科学处理。


筋膜层是面部年轻化的“开关”:它如同一张隐形的网,支撑着面部脂肪垫、肌肉和皮肤。随着年龄增长,这张“”逐渐松弛下垂,导致苹果肌移位、法令纹加深、下颌线模糊等问题


我的手术理念:通过精细化切口(多选择耳后自然褶皱或发际线内),在可视化操作下对SMAS筋膜层进行分层提拉、复位固定,同步处理深层脂肪垫,最后对皮肤进行无张力减张缝合。这种“由内而外”的提升,既能避免传统术式的紧绷感,又能实现8-12年的长效维持。


微信图片_20250424150557.jpg


二、个性化方案设计: 

每位求美者的面部衰老轨迹都是独特的:   

25-35岁轻熟龄群体:多表现为轻度松弛(如眼角细纹、下颌线模糊),可采用微创caw小切口提升缩紧术,重点加固筋膜层支撑力,预防进一步下垂;

40-50岁中年群体:中面部松弛明显(苹果肌下垂、法令纹深),需通过精准定位剥离进行深层提拉,同时复位下垂脂肪,恢复面部立体度;

55岁以上成熟群体:若存在颈部皮肤松弛、深层组织脱垂,可考虑面部+颈部联合提升,实现整体年轻化。   


临床案例分享:   

曾有一位45岁的媒体从业者,因长期上镜需求对术后自然度要求极高。我们为她设计了 caw 系统性提升“颞部小切口+SMAS筋膜折叠提拉”方案,术后不仅面部轮廓紧致上扬,连多年的泪沟问题也通过脂肪复位得到改善。3年后的复诊,她依然笑着说:“镜头里的自己不再疲态尽显。” 

微信图片_20250424150600.jpg

微信图片_20250424150603.jpg



三、关于安全性与恢复期:

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:   

“手术会不会留疤?”   

我的回答是:精细的切口设计与分层缝合技术,是避免疤痕的关键。我们会根据求美者的皮肤张力、毛发分布选择隐蔽切口,缝合时采用医用显微器械,将伤口对合精度控制在0.1毫米级别。多数求美者术后6个月,切口会淡化至与肤色接近,社交距离内难以察觉。   


 “恢复期需要多久?”   

创伤小化是我一直追求的技术目标。近年来通过引入一系列辅助操作,术中出血量可控,术后肿胀期较传统术式缩短50%以上。多数求美者术后7天拆线时,已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社交,1个月左右可恢复正常生活节奏。


四、写给求美者的心里话:

曾有位求美者术前反复问我:“做完手术,是不是就不像自己了?”   


我告诉她:真正成功的拉皮手术,是让你看起来更像“年轻时的自己”——保留个人特征,只是去掉了岁月的疲惫感。   


这让我想起一位60岁的退休教师,术后她看着镜子说:“我终于又看到了30年前站在讲台上的那个自己。”那一刻我忽然明白:我们修复的不仅是皮肤的松弛,更是被时光模糊的自我认同。


结语

在这个容貌焦虑盛行的时代,我更希望传递一种理性的抗衰观:


拉皮手术不是返老还童的魔法,而是用医学手段优化生命状态的选择;


年轻不该被年龄定义,而应是眼神里的光芒、面容上的从容;


微信图片_20250424150605.jpg


作为医生,我始终相信:

当技术充满温度,变美才能成为一场安心的旅程。   

 

若你正面临面部衰老困扰,欢迎来诊室与我聊聊。我们一起以专业为基石,以审美为画笔,勾勒出更贴近本心的年轻模样。